找到相关内容97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以罗汉像为例来谈五代之后中国佛画发展之流变

    形象,唐末以后,随着观世音菩萨观念的深入人心,普门艺术逐渐兴盛起来。姿容温婉、体态秀研的女相观音逐渐取代了威武有须的男相观音,开始盛行。这《普门品》中说观音三十三应化身,可变幻居士妇女、比丘尼、童女、...

    龚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0551083724.html
  • 许地山的学术成就与印度文化的联系

    向莎维德丽女神祈祷,生一女,为感激女神,便以莎维德丽为公主命名。公主长大后与另一国家的王子结婚,但王子注定短命。一天,夫妇到森林砍柴,丈夫死限已到,阎王来带走其魂魄,莎维德丽连夜定阎王,穷追不舍,...

    薛克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05684100.html
  • 华严宗思想源流

    .)至剡溪成都慧量法从新研究三论,又三年则至苏州和天台宗的九祖荆溪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门及法华经维摩经等经疏。其后又向牛头山慧忠禅师,径山道钦和洛阳无名禅师问询南禅法门,也向慧云禅师咨询北宗的义理。...宗密的法脉,又到横海明潭学唐代华严学者李通玄所著的华严合论(按:李通玄635A.D.-730A.D.青 年时专研易理,中年以后方才研究佛典致力于华严,其年代与贤首法藏相当,曾为新译八十华严造论,三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2184350.html
  • 佛教与教育科学

    问题,就能离苦得乐。因为苦的因是迷,乐的因是悟,就是觉悟。   佛陀是最伟大的教育家   佛陀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是我们的根本的老师(本师),我们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

    印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65984639.html
  • 生死“认命”与生死智慧

    照顾临终病人的一线工作,她写道:“……在没有‘认’之前,人一直求神:‘求你保佑我吧,求你治疗我的病,求你再让我多活几年……。’可是当他有一天上帝说:‘好吧,按照你的意思吧。’他就有一个很深的平安从...

    郑晓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2384687.html
  • 参礼祖庭记

    三宝太监所供,今仅存一底。皮质十层,厚约一寸,头大小,如拖鞋。有小银铃六,约略如小儿之系于腕上者,不知究作何用。又唐万岁通天元年敕书一卷,元延枯五年藏文护寺免差敕及明天顺间释本合装一卷,不能识别之异域...

    巨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441184750.html
  • 关于《坛经》若干问题的研究

    ,其在思想义趣与风格上也有一定的差异。[30]敦煌本《坛经》所记载的惠能十大弟子,以法海为首,以神会为末,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坛经》最初是由法海集记的可信性。日本学者伊吹敦最近根据敦煌本中的传授系统...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501684786.html
  • 跨越打扫过的希望门槛 洒下迎宾花絮——教宗谤法答辩录

    这些是因形质而产生的,就不该误导成其他宗教的无形众神有关。这么称呼它,是因为它从执着的祈望而来;虽然它看起来并不负面,但有可能变成常态,除非将它引导成证悟之道。执着阻碍了证悟,因其驱使人关注具吸引力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83785111.html
  • 弘扬“人间佛教”的精义 提升青年学子之精神品质

    在其创办之普利禅寺开讲《心经》。其实,良价禅师最早就是从《心经》中的一句话受到启发,从此走上了求佛之路的。据史料记载,良价禅师从小出家,有次师父一起念《心经》,当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郑晓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5085647.html
  • 弥陀本愿威神力(四十八愿) 浅注

    神通。   ( 有一次,我在梦里与我已故三十二年的父亲交流对话。我看到我父亲他是离地面的。而且,朦朦胧胧。我首先我父亲说话。   我问我父亲说;“爸爸,您好吗?”   我父亲回答说;“我很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5885659.html